福建消费网

孤独症儿童康复服务消费警示

来源:福建新消费 作者: 发布时间:2022-06-01 10:34:25    分享到:

为帮助广大消费者有效规避孤独症儿童康复服务消费陷阱和消费风险,福建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针对目前孤独症康复行业参差不齐,乱象丛生的现状,发布以下相关消费警示。

(一)端正认识,坚定信心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简称孤独症或自闭症),目前没有明确病因,也没有药物可以治愈。但是如果能尽早诊断、科学干预,部分的孤独症儿童能够获得不同程度的改善及发展,甚至能够实现生活自理,以及拥有一技之长。

(二)相信科学,听从医嘱

请各位家长一定要相信科学,认真听从正规医院儿科医生的意见和建议,定期复查。不轻信网络广告宣传,不轻信粪菌移植、排毒排铅、鼠神经等未经临床试验成功的干预手段。

(三)擦亮眼睛,慎选机构

除了了解清楚机构资质、教师资质、干预方法、机构环境外,还要遵循“五不去”原则,即不去没有专业评估系统的机构、不去孩子参加干预后抗拒进教室的机构、不去轻易承诺有特殊效果的机构、不去不开展家长培训的机构、不去频繁给孩子换老师的机构。

(四)保留证据,依法维权

知晓孩子康复训练的内容、进度及效果,是每位家长的合法权益,任何机构及人员均无权侵犯。请各位家长保留好交费凭据及授课合同等,一旦发生消费纠纷,可向12315或各地残联等进行投诉,依法维权。

最后,请家长们以勇敢、乐观的心态来面对孤独症,要坚信孤独症的干预价值和发展空间巨大,坚持用科学方法发掘孩子优势潜力,孤独症孩子的明天一样是值得期待!


责任编辑:沙鹏成
首页 | 版权声明 |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公共服务 | 衣食住行 | 日常消费 | 图片 | 视频 | 区域

Copyright © 2020-2029 福建新消费 福建消费网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福建联合信实律师事务所 邱兴亮律师
闽ICP备20009188号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10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