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的外卖被“动”过吗?近年来外卖食品安全问题反复成为吸引眼球的舆论话题,使得外卖密封防护,成为外卖行业管理的重要课题。 2020年10月23日中国烹饪协会发布团餐标准《餐饮外卖密封规范》(T/CCA016-2020),对餐饮外卖密封措施、密封材料、密封操作人员、消费者监督等制定了具体要求。 何为外卖食品密封措施? 密封措施:在餐饮外卖打包环节,为防止餐饮外卖食品在配送过程中被打开,保障餐饮外卖食品完整性采取的保护措施。密封措施应满足一次性使用且不可复原的要求,应采用开封后或破坏后容易被消费者识别的密封措施。与餐饮外卖食品直接接触的密封材料,应符合GB4806.1 2016的要求。 常见外卖食品密封措施有哪些? 常见密封措施及使用: 消费者如何监督? 《餐饮外卖密封规范》明确:餐饮服务提供者承诺提供密封措施的,宜及时在经营活动主页面进行公示或提供“密封措施选项”等方式告知消费者。消费者可在收餐时对是否使用密封措施进行检查,对承诺使用而未实际提供的、未达到密封效果的,可及时反馈餐饮服务提供者或网络餐饮第三方平台。 延伸资料 《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有关餐饮外卖食品安全规定要求: ❶送餐人员应保持个人卫生。外卖箱(包)应保持清洁,并定期消毒。 ❷使用符合食品安全规定的容器、包装材料盛放食品,避免食品受到污染。使用一次性容器、餐饮具的,应选用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材料制成的容器、餐饮具,宜采用可降解材料制成的容器、餐饮具。 ❸配送高危易腐食品应冷藏配送,并与热食类食品分开存放。 ❹从烧熟至食用的间隔时间(食用时限)应符合以下要求:烧熟后2小时,食品的中心温度保持在60℃以上(热藏)的,其食用时限为烧熟后4小时。 ❺宜在食品盛放容器或者包装上,标注食品加工制作时间和食用时限,并提醒消费者收到后尽快食用。 ❻宜对食品盛放容器或者包装进行封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