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消费网

罐头没营养,还有大量防腐剂?罐头表示很委屈

来源:科普中国、深圳食事药闻 作者: 发布时间:2021-07-19 09:59:54    分享到:

要问速食界的王者

一定得属各种罐头

每当自己在家做饭

不想费事儿又想吃肉

最好的办法就是打开一个罐头

瞬间可让3块钱一袋的泡面

拥有堪比米其林餐厅的满足感

罐头食品方便美味、价格还很感人

但也有些人对罐头食品不太满意

认为罐头防腐剂多、毫无营养

事实真的像人们顾忌的这样吗?

今天小编就告诉大家真相!

01、罐头是怎么来的?

最初制造罐头食品是为了解决战争中军队的食品保存问题。为此,1804年,法国人尼古拉·阿佩尔(NicolasAppert)发明了用玻璃瓶罐装食物加热并密封保存的方法。他将食物加工后,装在干净的瓶子中,然后置于沸腾的热锅中加热,趁热用软木塞塞紧,再用融化的蜡密封,这样就可以保证食物较长时间不腐败。这种罐装食品就是罐头食品的雏形。

罐头种类丰富多样

我们平常吃的水果、蔬菜、食用菌

水产、肉类等都可以做成罐头

水果、蔬菜等食物本是易坏的

但做成罐头后就可以保存很长时间

那罐头“超长待机”的秘诀是什么呢?

真的只是因为防腐剂吗?

02、罐头“超长待机”全靠防腐剂?

不少人认为

罐头保质期那么长

肯定是因为添加了大量的防腐剂

可实际上

罐头之所以能够“超长待机”

得益于密封的容器和严格的杀菌

与防腐剂关系甚微

罐头“超长待机”的秘诀:

1.密封的容器可阻断容器外的空气或微生物进入容器内的通路,极大地降低食品和容器中氧气的含量,使容器内潜在的微生物生长处于停滞状态。

2.严格的热力杀菌可使容器内潜在的微生物因受热处理、物理作用或化学作用而死亡。

大部分罐头食品

经过严格密封、杀菌等工艺

使得致病微生物无机可乘

根本没有添加防腐剂的必要

仅有少部分罐头由于工艺或原料限制

可能会添加少量防腐剂

但即使添加了防腐剂,也无须过分担忧

我国对防腐剂的使用管理非常严格

国家标准中明确规定了

防腐剂在食品中的使用范围

和最大使用限量

只要规范使用不会影响人体健康

03、罐头毫无营养?

除了担忧防腐剂问题

还有人认为罐头食品毫无营养

说是经过高温杀菌

罐头食品的营养物质就被破坏了

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

罐头采用的是巴氏灭菌,其灭菌温度一般在120℃左右,而蔬菜、水果类灭菌温度更低,一般80-90℃。在这样的温度下,罐头中的大部分营养成分都能被很好地保留下来,仅有极少数不耐热的维生素,如维生素C、维生素B6、维生素B9,会被破坏。

就算家里炒菜,有时候温度都能达到200℃,罐头灭菌温度还不如炒菜高,其营养成分应比一般方式烹饪的食物保存的更好。德国科学家就分别研究过巴氏灭菌后和新鲜烹饪的青豆胡萝卜,两者中的绝大部分营养成分并无差别。

04、罐头挑选小贴士

虽然罐头食品保质期长

不用过分担心营养问题

但其包装形式及品种多样

如果选择不当很可能危害健康

所以掌握选购罐头的小秘诀很重要

通过大型商场等正规渠道购买罐头。一般来说,罐头食品有金属包装、玻璃、瓶包装、软包装等包装形式,如发现罐头食品出现以下情况就不要购买了:

1.金属罐出现变形、破损、锈点,底盖向外凸起,玻璃瓶罐头的金属盖中心向外凸起;

2.马口铁的水果罐头看不到内部水果的色泽,可以敲击听声音来判别。若声音清亮,则表明内部汤色清亮、水果完整;若声音浑浊,有可能是由于储存时间过久,导致汤汁变浊。

一个个小小的罐子

让美食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罐里的美味绝不逊于一顿大餐


最后,关于吃罐头

还是要多提醒几句

罐头一经打开

最好尽快吃完

因为罐头食品一旦开封

就不具备封闭隔菌的优势了

所以需尽快食用,避免二次保存。



责任编辑:沙鹏成
首页 | 版权声明 |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公共服务 | 衣食住行 | 日常消费 | 图片 | 视频 | 区域

Copyright © 2020-2029 福建新消费 福建消费网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福建联合信实律师事务所 邱兴亮律师
闽ICP备20009188号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10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