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消费网

三类诈骗上月高发 占厦门3月诈骗总警情62.07%

来源:厦门日报 作者:柯恺筠 发布时间:2021-04-02 09:37:11    分享到:

在过去的三月份,有三类电信网络诈骗警情占到了厦门诈骗总警情的62.07%。昨日,厦门警方通过真实案例,针对这三类多发诈骗警情拉响防骗警钟。

  冒充客服

  短信“钓鱼” 坑了21位老板

  3月28日,陈先生接到短信,上面写着:“【市局通知】尊敬的陈XX,您商户未办理年度报备,请于3月30日前登录xxxxxx.xx补录信息,如不报备将停业处理并罚款!”

  陈先生立即点击了短信中的链接,跳转到“统一企业执照信息管理系统”的网站。

  陈先生根据网页提示,依次输入银行卡号、持卡人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卡内余额等信息后提交,页面跳出提示输入验证码。此时,陈先生的手机上收到一条验证码短信,陈先生在网页上输入后,过了两分钟,页面提示信息验证失败,需要更换银行卡重新输入。陈先生才发现之前收到的那条短信是银行发来的消费验证码,自己卡里的4999元已被转走。

  点击:陈先生收到的短信其实是骗子发送的,短信中的网址链接是一个钓鱼网站。三月里,与陈先生有共同遭遇的企业主、店主共有21名。此外,冒充客服警情中,自称电商平台客服以商品质量问题可理赔、快递客服以快递丢失可赔偿的警情占到该类警情的50%以上。

  兼职刷信誉

  日薪引人  “入职”即入坑

  3月20日晚上,王女士接到一条“兼职短信”,只要一部手机就可以保底赚200元。正好想找兼职的王女士添加了短信内的微信号码。而这份工作,就是在网上帮别人刷信誉。

  按照“规则”,每笔开销需要王女士先垫付,交易成功后对方会返还垫付款和一定金额的报酬。第一个任务中,王女士给他人手机充值108元,对方转回113元,王女士几分钟就进账了5元。很快,王女士接到新任务,第二笔任务总额12420元,王女士爽快垫付,却没有等来对方的转款,而是被通知需要再刷一笔60件的单,王女士才发现上当受骗了。

  点击:据市打击治理中心民警洪恒亮介绍,近期网络刷单案情有上升趋势。网络兼职门槛低,网民常受到引诱被骗。

  网络贷款

  申请网贷 总提示“卡号输错”

  3月3日,林先生收到一条短信,“某呗”可以为林先生提供80000元贷款,林先生点击短信内的链接,准备“借贷”。

  林先生经过一系列操作,就在他以为即将贷款成功时,“银行卡异常”的提示弹了出来。在客服的“诱导”下,林先生先后下载了多个App,并提供了自己的银行卡号和身份证件。

  客服要求林先生提供5000元解冻认证金,称付款成功后,系统会在10分钟内自动返还。林先生信以为真,就按照客服说的往客服指定的账户中转账5000元。当转完款后,客服又以刷流水为由,让林先生再转账3000元。林先生产生了怀疑,对客服表示自己不想贷款了,并索要转账的5000元。但他再也联系不上客服了,转出的5000元也拿不回来。

  点击:三月里,厦门警方接到的网络贷款警情中,九成以上的警情骗子都是以“贷款者放款银行卡输错”为由实施后续骗术。

  【警方提醒】

  假期还要警惕“机票改签”等骗术

  针对三月份的多发诈骗警情特点,厦门警方提醒市民:一、不轻信。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短信;二、不透露。不贪小利、不受威胁,不向对方透露个人、家庭身份信息;三、不转账。绝不向陌生人汇款转账;四、要报警。如发现被骗,第一时间拨打110进行报警,有任何疑问也可以拨打96110反诈劝阻专线进行咨询举报。

  此外,即将到来的清明假期,厦门警方也提醒广大市民群众在提防上述三类多发诈骗手段外,还要警惕“机票改签”“购买低价票”等骗术。

(记者 柯恺筠 通讯员 洪恒亮)


责任编辑:沙鹏成
首页 | 版权声明 |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公共服务 | 衣食住行 | 日常消费 | 图片 | 视频 | 区域

Copyright © 2020-2029 福建新消费 福建消费网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福建联合信实律师事务所 邱兴亮律师
闽ICP备20009188号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10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