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消费网

福州市消委会联合贝壳福州站发布《新房购买消费提示》

来源:福州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 作者: 发布时间:2021-03-13 11:58:05    分享到:

福州市2020年底发布了《关于进一步降低落户条件壮大人口规模的若干措施》,全面放开落户限制,实现落户“零门槛”,增加了对外地人才的吸引力。


 房屋买卖属于大宗商品交易,所涉金额大,交易流程复杂,一旦发生问题,不仅损失巨大,维权过程也相对复杂。为了让消费者在房屋买卖过程中规避风险,福州市消委会联合贝壳找房福州站结合实际进行解析,发布新房购买消费提示如下:


提示一:证件齐全很重要


【举例】有些房地产开发商由于资金不足,便用土地使用证到银行做抵押贷款。购房人如果没关注土地使用证,就不容易了解到在土地使用权的抵押情况,一旦开发商无力偿还银行贷款,银行将依法拍卖该土地使用权,并从价款中优先受偿。此外,开发商未撤销土地使用证抵押的,对购房人办理房产证也有影响。


【正确的做法】购房前仔细核查五证信息,即:《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国有土地使用证》、《商品房预售(销售)许可证》;


 购房者可以提前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天眼查或企查查等渠道查询开发商的资信情况,其中包含开发商的涉诉情况、被执行情况、股权出质情况、新闻舆情等等,建议尽量选择信誉良好的开发商,以便对后续的运营管理提供一定的保障。


提示二:广告信息勿轻信


【举例】为吸引客户购房,房产广告往往对楼盘优势进行放大,其中不乏一些略为夸张的表述。当面对琳琅满目的广告信息时,消费者一定要擦亮眼睛,谨慎对待。房屋性质用途有住宅,和商业办公两大类,产权时间也有所不同。为提高销量,某开发商将“办公、商业”用途的商业用房,包装为“公寓”产品进行出售,客户没有查看清楚,买错了房。


【正确的做法】为了避免这种现象,保障购房者权益。建议购房者在签订合同前确认项目的房屋用途,针对开发商广告中的宣传内容,有疑虑的要详细咨询,最好留下凭据,以便后续产生纠纷时合法维权。


提示三:远期承诺需核验


【举例】开发商或受外界不可抗力影响,或为了推售房源,有时会承诺一些未来有可能无法兑现的事,例如:配套承诺难兑现(教育、医疗等配套在交房后未兑现);展示承诺难兑现(园区、会所、样板间、精装修等展示区的品质、尺寸、用途、交付标准在后期交房时难兑现等);交房时间难兑现(交房时间晚于承诺时间);园区物业难兑现(物业与承诺的物业不匹配,或后期更换物业公司)。


【正确的做法】作为购房者,需要将这些风险进行前置评估,尽量将关注的问题写入购房合同;另外,对于违约后该如何处理的情形,须有明确的条款说明,以免开发商违约却无法追究其责任。对风险进行提前预估,并对风险进行排序,才能合理规避风险,住进安心好房。

提示四:不利因素细排查


【举例】某客户交房时发现房屋附近有公墓,此前购房只看了沙盘,没有实地考察,售楼部也没特别说明,客户对此比较忌讳,想退房。


【正确的做法】在售楼处,需重点关注公示区的红线(房地产项目用地范围的边界)内外不利因素,包括噪声、异味、辐射、禁忌以及环境变迁等。事实上,国家要求商品房销售现场必须要将项目的不利因素展示给购房人,但也有开发商打一些擦边球,那么作为购房者,买房时就要做到:多看销售现场不利因素公示牌;多主动询问不利因素有哪些等;做好周边实际情况调查,事先多做功课,以免交易后产生纠纷。


提示五:源头避险有必要


【举例】如今,购房者买房首先会在网上搜索房源信息,时常会被“步行5分钟到达某商圈”、“紧邻地铁站”等信息吸引,而这很可能是为了吸引用户看房的噱头,事实可能并非如此。


【正确的做法】购房者在看房前可以在地图上输入起点和终点,亲自查询,或者实地走访,做到心中有数。建议尽量选择口碑较好、具有一定规模,后续服务能够得到保障的第三方房产信息平台,从源头剔除掉虚假信息。


贝壳找房


贝壳找房平台,定位于技术驱动的新居住服务平台,是国内领先的线上线下房产交易与服务综合平台,贝壳将 ACN(经纪人合作网络)作为平台底层操作系统,构建了“数据与技术驱动的线上运营网络”和“以社区为中心的线下门店网络”两张网,通过对数据、交易流程和服务品质的数字化、标准化改造,搭建行业基础设施,促进交易效率和服务体验的提升。


基础设施建设凝结平台技术核心,人才培养促进良性发展。两年时间贝壳找房已进驻全国 110个城市,入驻合作新经纪品牌超过 260 个,连接经纪门店超过 4.5 万家,服务超过 46 万经纪人。未来还将要连接 100 万服务者,满足 3 亿家庭买卖、租赁、装修家居、社区服务等需求。


未来,贝壳找房将聚合和赋能更多生态合作伙伴,驱动行业进入数字化的“新居住”时代。



责任编辑:沙鹏成
首页 | 版权声明 |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公共服务 | 衣食住行 | 日常消费 | 图片 | 视频 | 区域

Copyright © 2020-2029 福建新消费 福建消费网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福建联合信实律师事务所 邱兴亮律师
闽ICP备20009188号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10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