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消费网-福建新消费讯 12月11日,福州市发布《关于进一步降低落户条件壮大人口规模的若干措施》(下称《若干措施》),全面放开落户限制,实现落户“零门槛”。这一政策的出台是我市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省市一系列重要会议、文件精神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是推进“放管服”改革、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的根本要求,也是推动人才和劳动力资源有序流动的迫切需要。 想落尽落,落户“零门槛”一趟办结 根据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和《若干措施》要求,福州市公安局认真研究制定《<关于进一步降低落户条件壮大人口规模的若干措施>实施细则》(下称《实施细则》),与《若干措施》一并将于2021年1月1日正式施行。 尊重意愿,想落尽落。根据群众提供的申请材料,可在居住、就业、近亲属处落户。有合法产权房屋的可落户在该产权房屋地址,无合法产权房屋的可选择落户在各类集体户地址,同时根据群众工作、生活的便利需求,可兜底选择任一公安派出所设立的公共地址集体户落户,实现落户“零门槛”。为充分尊重落户意愿,又要引导据实申报落户,在落户地址的选择上应首先坚持经常居住地落户这一原则,同时又体现合理有序落户的基本规则:有合法产权(或使用权)房屋的,应当在该产权房屋地址落户;无合法产权(或使用权)房屋的,可区分不同情形提交落户材料,自行选择各类集体户地址落户,确保想落尽落、有序落户。 以人为本,能宽尽宽。扩大亲属随迁、投靠落户范围,范围扩大至近亲属(近亲属包括:配偶、父母、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和兄弟姐妹);降低集体户设立条件,单位集体户从业人数降至5人,并拓展至商住楼也可设立集体户。《若干措施》放开了六县(市)、长乐区和仓山三江口区域租赁私有住房的落户限制,落户的要求:租赁的私有住房须经建设(房地产)主管部门登记备案,且私有住房产权人同意,申请人、配偶及随迁人员在本县(市)范围内无合法产权房屋(落户三江口区域人员不提供)。 便捷办理,可简尽简。可下放的权限尽量下放,原由县级公安机关审核、派出所所长审批的,全部下放至派出所窗口直接办理;申请材料能少尽少,多以承诺声明书来代替各类证明材料,倡导诚实守信的价值取向;能少跑路的尽量一趟办结。施行落户“零门槛”政策,必须自觉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申请人故意隐瞒、欺骗或提供虚假证明、承诺声明的,取消落户资格并纳入个人征信系统;已办理落户的,要注销户口登记并退回原籍处理。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好事做好,实事办实。为不断优化办事流程,方便群众办事,实现网上办、掌上办、预约办,落户“零门槛”政策实施后,建议广大群众除到县级公安机关和派出所直接办理外,也可通过“福建治安便民”“闽政通”“e福州”等微信公众号、手机APP网上申请、提交材料,待公安机关先行审核通过后,再携带与网络申请时一致的材料,到迁入地公安派出所相应窗口直接办理,实现一趟办结。 宜居宜业,欢迎来榕安家兴业 近年来,福州坚定传承习近平总书记“3820”战略构想,落实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以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为目标,深入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数字福州”“海上福州”“平台福州”建设,全力打造省会现代化经济体系。 经济繁荣、产业发展迅猛。近几年,我们抢抓了“多区叠加”的政策优势,GDP连续跨越了6000-9000的千亿级大关,预计今年GDP将突破万亿,在全国省会城市中排名第十,今年的人均GDP将达到12.5万元,在全国省会城市中排名第六;已形成纺织化纤、轻工食品、机械制造、电子信息、冶金建材5个千亿产业集群,16个产业基地;拥有规上工业企业2602家,规上工业总生产值突破1万亿,产值超百亿企业数量占全省三分之一;拥有上市企业91家,总市值超万亿元,位居全省第一。数字福州全面推进,是首个“中国软件特色名城”,连续三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成果丰硕。海上福州提速发展,远洋综合实力居全国前列。平台福州集聚发展,270个平台经济项目落地见效。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迅速壮大,金融、新零售、总部经济等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 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显著。福州拥有海陆空三位一体、多层次、多功能的交通网络体系,长乐国际机场通达国内外航点94个,航线134条;铁路运营里程数542.33公里,建成合福高铁、福厦、向莆等铁路干线约342公里,福平铁路全线贯通,福厦客专稳步推进;高速公路通车754公里,实现了“县县通”,“三横三纵”的高速公路网基本形成,以福州为中心、辐射全省的“四小时通达网”已经建成。地铁1、2号线已建成通车,4号线、5号线、6号线一期及滨海快线工程正在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第二期建设规划调整获批,机场二期获批动建,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水平全面提高。 环境优美、城市品质良好。空气清新、云白天蓝,榕荫满地、茉莉飘香、处处有绿道、出门见公园……这是福州环境的真实写照。目前,我市森林覆盖率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二位,空气质量连续5年位居全国省会城市前三,荣获国家森林城市、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市称号。推进城市生态修复,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建成生态水系243.3公里,获评全国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持续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入选全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试点城市;垃圾分类工作排名全国前十,列入9个免检城市之一,建成区绿地率42.22%,全省第一。建设5G基站近7000个,在全省率先实现主城区5G网络连续覆盖。 民生设施完善、公共服务水平较高。社会事业加快发展,民生短板加快补齐,社会事业重点领域主要指标位居全省前列。教育方面,“十三五”期间,新改扩建公办幼儿园77所、中小学256所,新增学位17.15万个,全市年义务教育经费投入超百亿元,普惠性幼儿园学额覆盖率达85.4%。医疗方面,在全省率先实现医联体基层医疗机构全覆盖,全市拥有三甲医院14家,三级医院28家,引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与滨海新城医院共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医疗水平得到快速提升。养老方面,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建立福州特色“3443”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41.2张,居全省首位,街道和中心城区乡镇居家社区养老照料服务中心覆盖率、建制村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均达100%。 经过多年的努力,福州实现了全国文明城市“四连冠”、中国领军智慧城市“五连冠”、全国双拥模范城“九连冠”;成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全国外贸百强城市、国家卫生城市、滨江滨海生态园林城市。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施行落户“零门槛”政策将进一步推进福州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增强省会城市核心竞争力,加快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提升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好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